|
走进留守儿童的世界————关爱篇
我们湛师“爱·扬帆”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几个队员顾不上吃饭,匆匆跟着肖燕妮、肖易萍两位学生来到了振文镇鱼笱埠村。
我们先到了肖易萍家,当肖易萍的奶奶听说我们是学校的小老师后,连忙把我们请进屋里,又是搬凳子又是递吃的,很是热情。易萍的奶奶说,易萍家共有四个孩子,一个读高三的哥哥,她和弟弟读初三,还有一个读三年级的弟弟。爸爸妈妈在韶关做点小生意,过年也很少回来,几个孩子跟父母见面的机会很少,假期偶尔有亲戚回来就带几个孩子去父母那边小聚几天,平时都是奶奶一个人在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现在他们的表姐李小娥高三毕业放假也在他们家住着。看着老人家那还算健朗却瘦削的身子,我想,这的确是个不容易的家,孩子那么多,一个老人家怎么能应付得来?孩子们都很懂事,易萍一直陪在我们身边聊天,哥哥打个照面后就躲进房间里学习了,******很活泼调皮,在我们身边跑来跑去,读初三的弟弟却有点腼腆。
虽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但这四个孩子的生活还不算很贫困,环视这个家,一切都打理得整整有条。当我们问及父母不在家,平时孩子们的教育怎么办时,老人家似乎打开了话匣子一样,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原来,老人家不仅照顾着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的学习也抓得很严。老人家读过书,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很注重对孩子们的教育,平时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也不允许太长。她说,最小的那个孩子肖李很喜欢在游戏机室外面看人打游戏,可是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因为奶奶对他的零用钱管得很严。每次奶奶去游戏机室外面找他回来时,他都会很懂事地说“下次不去了”,可是还是会忍不住去看人家打游戏。她说:“现在孩子小还算听话,可是长大了怎么办?我也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看着老人家忧虑的神情,我们却思考得更多,这是现在很多留守儿童都面临着的问题。
当我们问小肖李“是想留在家乡读书还是想去父母身边读书时”,他突然就沉默了,头低了下来,轻轻地说了几个字:“想去父母那里。”“为什么?”“因为想留在他们身边。”再抬头时,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眼中闪烁的泪花。
当听说小肖李的英语、语文成绩都不好时,我们约定下次来时就给他补习功课。
在肖易萍家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个家庭对读书教育的重视。当我询问能不能到楼上参观时,易萍奶奶把我带到楼上的一个房间,打开门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惊讶地叫了一声,那一刻带给我的心灵震撼,或许我永远都无法忘记。一个房间的四面墙,足足摆满了四个大书架的书!原来这些书大都是孩子们平时从废品收购站里用极少的钱换回来的。她说:“虽然生活不算宽裕,可是对于孩子的学习这一方面的钱都会尽量满足他们。只要他们看到哪些书比较好的都会换回来,他们小学的课本也都还珍藏着呢。”老人家的语气是自豪的,也是值得自豪的。我走近一个书架前面粗略看了一眼,有旧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和一些较新的小学作文书,也有一些文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书,最令我差诧异的是我居然看到了一本又小又薄、破旧不堪的毛泽东语录!这些书的纸张大都已发黄,有的还锈迹斑斑,缺角少页,可是这些缺点都不影响孩子们对它们的珍爱。
老人家把另一个房门打开,是一张书桌和一堆书;客厅里的桌子底下也堆了一堆书,还有一张长长的学生书桌。她说,摆这么多书桌只是想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已。老人家说得很轻描淡写,可是我却明白这句话个中的分量有多重!
由于时间问题,我们不得不告别肖易萍一家,来到肖燕妮家里。燕妮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兄弟姐妹5人,初中刚毕业的哥哥已经去打暑期工了。因为正值农忙时期,父亲刚好回来忙农事,但顾不上和我们多说几句话。我们只有和她的弟弟三年级的观麟和二年级的康玉交流,当听到我们过来给他们补习功课时,两个小孩子都很开高兴。
观麟和康玉都很喜欢济公,用纸折个帽子戴在头上,拿一把破旧的葵扇,硬要我们给他们拍照。小孩子很喜欢拍照,当我们说要合照时,观麟还特地到院子里打水把脏兮兮的双脚洗干净,这不经意的一幕,却让我看得心酸。拍照对于一些城市里的孩子或家境较好的孩子来说,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可是对于这些质朴的农家孩子来说,却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
观麟的奶奶听说要合照,连连推辞,后推脱不了,还特地去梳了头。她说“怕你们看不起我们。”队长连连解释“不要说这种话”,可是我们心里都明白,当说出“你们”和“我们”时,界线便分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