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8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群组: 独立思考读书会
|
本帖最后由 ssunflower 于 2012.4.30 22:55 编辑
三年前,我以一个刚踏线的二本分数,进入了一间二流的大学。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高中三年我一直都是班的差生,一直都是班主任头疼的那群人。从未奢望过能进入大学,而神迹般地我进来了。
一切终究开始。
很多人会认为大学就是最自由的国度,可以自由地逛街,可以放肆地打游戏,可以一切为所欲为。然而这个言论是正确的,但是要放在合适的前提条件之下。如果你考上了一间重点大学,如果你不愁吃穿,如果你是以前那个被压抑了16年的中国学生,到了今天终于解放的今天,还不抓住时机好好地发泄?我想你这样的生活状态是有根可寻,是可以值得理解的。
但是我不是。我不是个有钱的学生,我也不是在重点大学,更没有被中国教育压抑过。或许我还是有一点点的特别。
这间大学纯属二流,但是并非真正二流,一些老教师的课味道十足,但是这些课都被逃掉了,因为老教师从来不点名。譬如说人文学院的劳承万教授的《中国文化》,法政学院唐友伯教授的《西方文化》、王国珍博士后的《圣经导读》、宋立民教授的鲁迅研究……很多很多,历史系的、法政系的。
而一些年轻讲师的课很多人不得不去,因为他们的拿手好戏就是点名记名,然后直接影响平时成绩,然后综测分下降,意味着你的“学习成绩”不佳,然后直接影响以后你申请出国留学(湛师的申请去泰国、台湾留学等等竟然要去教务处打印学习成绩,是不是说我们这些没有成绩的学生就直接被否决了这项权利?我对此十分不满!),甚至影响你申请一个小小的奖项——优秀班干部。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学习我从来很少管,教科书老实说就是一些大学老师为了评职称而订下来的,因为订某些教材直接可以在评职称的时候加分!然后,我们顺其自然地拿钱帮这群老师加分,这些课本也就是我们接下来一个学期需要啃下的“精神食粮”、“知识大纲”。当上了校的主要干部,辛辛苦苦地为此干了三年,收获良多。但是当我拿着一份申请表去申请优秀班干部时,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优秀班干部只颁给拿过奖学金的学生。哦!原来如此!我们班的心理委员仅仅是一个挂牌的职位,却因拿了二等奖学金而拿到了优秀班干部的“荣誉”。不得不服这个理由,这个理由太正当啦,听到的时候你无法反抗,因为拿不到奖学金就证明你无能!无能的人怎么可以把一个干部职位做好呢?原来他们的逻辑推理就是这么地“严密”的。
“没拿过奖学金的人就像被人活生生地剥去了所有衣服,赤裸裸地一丝不挂;而那成绩优异者戴着分数的光环,满载一身荣耀。一切该有的权利都被虚无化了,校园只为那群人所存在,因为那是他们的根,我就是那条虫子,可以没有,必然会有罢了!一切的愤怒只因无能!”——本人某日微博
我不想否认大学的期末考试是“抱佛脚”抱来的,只要你辛辛苦苦地把老师的课间攒下来,用吃奶的力挤进打印店把资料打印出来,然后用一个星期或者更短更长的时间狂背。或者你是一个怀有雄心壮志的学生,不仅把课间背下来,而且还要把那本厚厚的教科书整理成自己的硬“武器”,使劲地背吧,疯狂地背吧!你要知道,一旦写下来了,你就可以解放了,一切的知识又与我无关了!是的,只需要一个分数,我并不需要什么知识。大学就是这么一群学子在苦逼地短暂性记忆学科知识。
这是一条公诸于世的捷径,却从来没有人去堵截过,一旦堵截,大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去学习了,不对!是不知道怎么快速地用简易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拿奖学金。
你可曾明白,对于我们这所大学,接近40%的同学都是贫困生?虽说我不排除某些学生纯粹是为了骗取国家给予的助学金而胡乱搞一份证明的。只是想说明,真的有部分学生进来大学如果不苦逼地拿到奖学金,意味着不能再继续在大学里。奖学金就成为了他们的一切。
他们成为了最早起来的那个,成为图书馆的常客,更成为夜灯下的那一位,日复一日地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就是背书。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地拿到奖学金,好好地继续“奋斗”。我知道这样很残酷,因为这类人很孤独,没有多余的钱参加聚会、社团活动,甚至与舍友出去玩玩也惦记着一些钱。但是这只是大学里最惨不忍睹的一小个角落。
但是仍然地,很多同学过着的是另外一些生活。他们不需要担心学习,根据“抱佛脚”的经验,大可在考试前的一两个星期进行突击,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拿到奖学金,依然头上顶着一个小小光坏,我就是优等生。
然后有些人也会热衷于当干部,因为他们相信,实践出真知,社会并不需要那些书呆子。但是有些人却依仗自己是所谓的学生干部,日常间活得像个小官似的,眼睛都往外翻了,没法正视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了。一个小小的女生,满嘴都是自己多么牛逼,官多高。毫无常识,你只是辅导员的一个小棋子,不要付劳动费用的棋子,醒醒吧!倒不如多学点为人处事之道,多读几本有用的书。而不是学琢磨所谓的成功学,不是成为“头儿”。
然而像我们这群人才算是大学里的异类。偶尔逃课,不读教科书,不为期末狂背,常去图书馆看杂书,努力地当干部,没有考证的欲望……是否证明了“无欲则刚”,这群人就是中坚力量,时常上学校的论坛吐苦水,微博上喊大学精神,博客上写着来往匆匆的伙伴。像是一个隐形人,清清楚楚地看见每一个人的生活,别人看不见只因为太忙碌于一些实在的东西。而我们呢?因为暂时而言,我们明白这些都是表面的。
但是你进入大三大四之后才真正地领悟到,这些表面虚假的的东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貌似决定了你的出路。
为什么使用貌似这个词语,因为企业看重的只有几个字,就是你的校名。所以高考的那个分数,四年前的那个分数仍然代表着你这个人的实力,仍代表着你的优劣。太荒谬了!就算你大学里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绩,不管你是否有真才学识,你仍然拼不过四年前的那个分数。
一切进入了一个怪圈,就算你使劲儿在大学混得好好的,你仍然会被四年前的高考成绩所牵绊。很多企业的HR根本不会看你一眼,只会白痴性地问一句:“有这所学校吗?”
终究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高三那一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