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试卷引发的思索
今天下午监考,考的是语文,我一看,眼前一亮,原来高一的考题竟是自己三年前出的,一字不差。
记得2006年那次月考之后,我出的题,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有时候,好不好,不在于人数多,关键在于是谁说。如果是领导说好,即使群众都说不好,那也改变不了大局。此中三昧尽人皆知。
考后,就有一位领导大放厥词说,不好。其理由如次:
其一,“学而不厌”之“厌”凭什么按通假字处理?我翻了《论语》给他看,还是没说服他。当时我的处理是:“厌”通“餍”,满足。
其二,有一个选择题我出了课本上的两个例子,读本上的两个例子。他和我的分歧有二——
1、读本上的不应该考,我说读本上写着“必修”,本身就是考试范围;
2、凭什么选择符合原文的一项,只要搭配正确,就算对。我说,固然“叶子黄了”比“叶子落了”好。但人家要啥咱就选啥。更何况在具体的语境中,也许就是“叶子落了”好。这就是“对中选优”。假如说有一个岗位,四个人都可以胜任,但老板只要一个,因为只有一个岗位,他只能选哪个最适合的。
辩的结果是:没有结果。
今天这份试题居然被选中再一次用,可见题的质量不低。我和别人出的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全是自己出的,绝不照搬任何成题,并且教考结合,与教材关系紧密,与生活亲密接触。
看着关于“中秋”的题目,关于“师生情感碰撞的一刹那”这样的题目,还是鲜活的,我还真的有点得意。我想,在生活中,只要付出了,就是了,不在于别人承认不承认。有时候,人们说话的出发点不同,或者说意图不同,就会把一件好事说得面目全非。这样的事儿已经很多了:一会儿打倒,一会儿平反,就是这个理啊!(转自雨林木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