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8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群组: 独立思考读书会
|
导 言
中国等待女权主义的大众化已经很久了。从五四时期女大学生女性自我意识的萌芽产生至今,女权主义在中国大众中间生根发芽了吗?很遗憾,还没有。但不意味着中国女性的地位没有进步。
中国女性地位至今取得的一切进步,都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
第一是 建国时宪法对男女平等的强制规定;
第二是 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淡化了体力在劳动生产中的重要性;
第三是 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眼界开阔和自我意识的强化。
也就是说,我们迄今为止的地位进步都是外界的改变施加给我们的,而非我们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女权主义的结果。那么在未来,中国女性地位能否仍旧依赖这三个因素继续进步呢?
让我们先从法制方面来看。 建国时那种从无到有的突破性立法时期一去不复返了,男女平等在当今的立法者们眼中是个不痛不痒的话题,不是他们首要投放精力的地方,要依靠立法来继续推动女性地位的提高是不太现实的。举例来说,现在普遍困扰女性的职场性别歧视,尤其是对年轻未育的女生,用人单位不愿意承担将来孕产假给他们带来的损失,不愿意雇佣女生---按道理来讲这种局面很容易通过一项简单的人性化法律来扭转:也就是让妻子怀孕生育的男员工也享有同样的孕产假。这样的法律不需要国家掏钱来补贴女性就业就可以把企业雇佣未育男女的成本扯平,从而消除职场性别歧视的主要动机,而且可以使孕产女性得到更多来自丈夫的照顾。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这样实行,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2008年的系刊上也发表了这样的论文 【1】,对于立法者来说这更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立法的意图,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女性受到就业歧视的问题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不能看到这个问题得到解决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花精力去管呢?不仅是新的法律颁布困难,连早已颁布过的法律也有很多至今没有找到执行之路。最简单的例子是家庭暴力。法律在规定人与人之间不可以互相进行肢体伤害的时候,并没有说非亲非故的人之间和家庭成员之间有何不同,暴力就是暴力,按理说发生在什么关系的人之间都应该同罪论处。陌生人之间发生暴力很容易判决,但是到了夫妻之间,就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保护施暴者,让法律的公正无法实现。28岁的董珊珊被丈夫活活打死,之前被打的时候曾八次报警,警方虽然出警但都没有采取有效行动。如果凶手是跑到街上把一个不认识的人打死,那就是死刑无疑了;但是打死董珊珊的凶手最后获刑仅仅6年半。印度丈夫打死老婆也是判六七年,也就是说我国家庭暴力的量刑和落后的印度是一个水平的。由此可见,如果要依靠法律来提高女性地位,先等立法等上一个世纪,然后颁布法律之后等可以有效执行的那天,再等上一个世纪,中国女性能等得起吗?不行的。
再从生产力发展来看。 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能带来女性地位大变化的那个时期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过去生产力的发展降低了体力劳动的社会价值,提高了脑力劳动的社会价值,减小了男女分工的差异,帮助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但是现在重体力劳动的价值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没有再继续降低的余地了,以后科技和生产力在怎么发展,也不会再缩小男女社会工作的分工差异了。现在我们周围的职场性别歧视,也不是因为女性比男性体力小而造成的; 一个根本不属于体力劳动的岗位,仍然可以明确表示不要女性员工。而且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用人的岗位会越来越少,找工作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女性在男权社会抢饭碗会越来越艰难。所以靠等待科技生产力进步来改善中国女性的地位也是遥遥无期的。
最后来看教育的作用。 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女性意识觉醒是最终实现男女平等的决定因素。女性的思想决定她的行为,决定她如何做人生中每一步重要的选择,也决定她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男权只能依靠女人的认同来传承,来得逞,当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女性都用女权主义思想来协助自己的人生的时候,男权也就失去抓手,只能枯萎死亡。男权是依靠把某些少数女人定义为‘离经叛道者’来排斥和打压的,而当大部分女性都是男权舆论所指的这种‘离经叛道者’,她们也就称不上离经叛道了,男权的打压和谴责对她们也就失去效果了。可以说当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女性都是女权主义者的时候,男权势力就没有能力强加给女性任何东西了。即便法律仍然不健全,女性的大众行为也可以把法律缺失的不良效应抵消。如果每个女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把深刻的男女平权思想传给下一代,那么男权思想在下一代的男孩中也会绝根。
但是,如今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女性是绝对的少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还不等于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缺乏系统理论基础的女性意识,往往局限于女性个人或小团体中,只是一种趋利避害意识,或者朴素的姐妹间互相认同理解和帮助的意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要为所有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找到根本原因和解决途径,仅仅具有女性意识萌芽还是不够的。
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发达,政体民主,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很高,趋利避害的意识也很强,她们的‘现实’是出名的,都可以做到无利可图则不成婚,不生育,但是她们的地位却却和她们受教育程度不相称,与她们趋利避害的能力也不相称。这是为什么呢?
女性地位的提高需要众多女性的行为汇成一股方向统一的洪流来推动。男权社会中产生的女性自我意识是很容易被歪曲,污蔑,打压和声讨的;没有系统女权主义理论作指导的女性,在自我意识遭到男权舆论的歪曲和攻击的时候,很可能产生困惑和迷茫,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女人真正的敌人,哪条路是通的,哪条路不通。于是女性们对女性问题的理解四分五裂,在大的方向想法不能统一,于是她们各自在生活中作出的抉择也不能汇成一股推动女性地位进步的潮流。
2010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女性在受教育方面已经超过男性,但是相对地位仍没有进步。所以单纯的女性自我意识萌芽,在推动女性地位进步方面已经遭遇了瓶颈,这个瓶颈的突破,只能依赖‘大众女性意识’向女权主义思想的转化来实现。西方女性相对地位较高的国家,都有过半数的女性认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而我国女性大部分都不知道女权主义到底是什么,更不要提自称女权主义者了。如果我国的女权主义者达不到一定的比例,不论经济再怎么进步,社会在怎么往民主方向发展,女性地位也不可能达到那些国家的水平。
女权主义的普及,总是自上而下的。这是由女权主义这个概念的学术性决定的。大众女权的第一步就是传播,传播即是行动,传播即是实干,任何一个女权主义思想较普及的国家,都是先有受教育程度较高,而且不为基本的生存担忧的女性人群以及高素质的男士来接受和推广女权主义,向其他女性人群诠释女权主义,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引领女权主义思想潮流。
我们推出这个完全非营利的公益小册子,是为了把女权主义思想从艰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中梳理出来,结合现实讲给大家,让女权主义思想大众化,在女性进步的中坚力量---大学女生中间首先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我们解读身边现象和协助我们做出决定的工具。
.
参考资料:
1. 《男人" 休产假" 与性别平等》,作者:郑玉敏,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政法学院,广东,东莞,523808,刊 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Women’s University,2009 21(6),分类号:D922.18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