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湛师人 | 岭南师范学院(原湛江师范学院)BBS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西方哲学故事》——【美】威尔·杜兰特

查看数: 3193 | 评论数: 16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8.4 09:43

正文摘要:

《西方哲学故事》——【美】威尔·杜兰特 梁春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在图书馆可以借到,网上也有txt版本免费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738546.html) 简介:《西方哲学的故 ...

回复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15 23:10:23
第四章,斯宾诺莎

这一章我不得不承认是最难看懂的,断了很多次,也回头看了一下,也翻来覆去的把结尾看了再回头看。
因为不是这样,真的难以看得完。
不过我会赞同里边的一句话,想要成为一个哲学家,必先成为斯宾诺莎的信仰者。
斯宾诺莎44岁就去世了,他的政治论没有写完。
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有无资格讨论国家大事,涉及政治大事,但是我首先是一个公民,我觉得有义务去了解。如果不去从宏观上去了解一个国家为何物,那试问如何去判断?
其实整一段政治论,我真的想把它全部贴出来的,因为写得太好了!(当我发现新浪分享那里的下载是和原书不一样时,我就知道,这个帖子只是独唱罢了。因为没人提出过,哈哈!)
摘抄一段:
完美的国家只限制其公民中相互破坏的那些权力,它剥夺自由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更大的自由。

国家的最终目的并非统治人,也不是用恐怖来约束人,正好相反,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人们免于恐惧,
使人与人互不伤害,并充分保障人们的生活和行动,我再重复一次,国家的目的不是要把理性的人变成野兽或无生命的机器,而是要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灵能够安全地活动。它将引导人依靠自由的理性去生活并运用自由的理性;这样,他们就不会再仇恨,愤怒和欺诈中浪费精力,也不会不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国家的目的实际上应该是谋求自由。

国家的目标是自由,因为国家的作用就在于促进发展,而发展又取决于能力的自由。然而,倘若法律阻挠发展与自由,又该怎么办?一个国家就像所有生物或组织一样,会力求保持自己的存在(一般是指当权者会力求保持自己的地位);但是,如果它变成了一个专职和剥削的机构,那又该怎么办?斯宾诺莎说,只要它还允许合理抗议和辩论,只要它还确保和平变革的言论自由,我们就应遵守哪些即使是不公平的法律。(这有点像第五章所提到的伏尔泰说过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我承认,这种自由有时会产生很多麻烦,但是有什么问题能够得到明智地顺利地解决呢?”违背言论自由的法律将破坏法律,因为人们不会长久地尊重那些人们不能批评的法律。

一个政府越是竭力去限制言论自由,就越会遭到顽强的抵制;抵制的人实际上并非那些永不知足的人,……而是那些从教育、道德和善行中得到较多自由的人。一般而言,人们最难以忍受的是,将他们视为真理的东西当成了违反法律的犯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不会把痛恨法律和肆意反对政府当成耻辱。……那种可以违反却又不会危害别人的法律,只能被当做是一个笑柄。这种法律不仅远不能限制、反而会助长人类的贪婪和欲念。

PS:这两段话十分适合于当今微博禁言之事。理解尚浅,不敢多言。

人获得的知识越多,就能越能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力量与自然的秩序,就越能更好地运用自身的力量并为自己立下规则。人越理解自然地秩序,就越能轻松地使自己从毫无用处的俗念中解脱出来。
PS:这里的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毫无关系。我相信古时很多文人隐居田园,或许就是从自然中找到了自身的力量,并在世俗中脱身,怡然自得!

自然中任何在我们看来可笑的荒谬或邪恶的事物,都只是我们对事物的片面了解所致。从总体上看,我们对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秩序和一致性毫不了解,却总想让一切事物都按照我们自己的理智进行安排。其实,我们的理智断定是恶的事物,从大自然秩序规律来看并非是恶,而只是我们单独从人性的规律进行断定的结果。
PS:人与人的认知局限,人为的自我判断,这就是认知的最大局限,只因我们是人。可笑吗?哈哈,很有智慧的,他跳出了人类这个圈子思考问题了。

我们被外部力量以各种各样的力量支配着,就像逆风吹起的波浪,我们只能徘徊摇摆,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以为自己最富有激情的时候,就是最能自主的时候,实际上是最被动的时候,我们卷入了某种世代相传的冲动或感情的激流,难以遏制地作出激烈的反应,而这种反应之认识到情况的一部分,因为没有思维,就不可能看清全部。
PS:这个是要结合他的身世理解的一段话。因为当时把他赶出教会的正是一群无知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因为当时的世俗之风,不分黑白,但是因为时代的认知局限性,也难以辨别。事后的几百年,才有人为斯宾诺莎平反,真理永恒,只是有时候付出生命付出名声去换取,时间长久?这个是一个世界认知的过程。

激情的被动性是人类的枷锁,理想的主动性给人类以自由。
PS:我想前半段刚才已经可以理解,后半段是指他本人的余生。他后来来到郊区在一个小阁楼里写书度日,清贫无欲,这是真正的自由。

伟大的人并非是凌驾于他人之上并通知他人的人,而是超越了蒙昧无知的片面与无益,能够驾驭自己的人。(这与犬儒学派的学说十分相近,淡泊。我想大部分的哲学家都是以这种心态去研究学术,我也相信唯有这种心态写出来的东西让人精神百倍。毕竟钱财带来的更多的只是无休止的欲望。)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13 11:23:38
本帖最后由 ssunflower 于 2012.8.13 11:25 编辑

第三章


书中的好句摘抄:
犬儒学派,主张淡泊。
PS:(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犬儒学派的衍生有很多,我终究分不清,总得而言,这个字应该是诠释得最好了吧。就像有一个故事那般。记得犬儒学派的鼻祖靠在一个墙壁(可能是,哈哈。)上晒太阳,突然亚历山大大帝说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啊。他说,请你不要挡住我的太阳,这就够了。故事大概是这样,我想做人能够这么淳朴,就像苏格拉底说的,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我觉得这就是上帝的表现,我觉得我们就像上帝一样戒欲,那么世界会很淳朴。就像以前的80年代或者更前,虽然物质贫乏,但是幸福感满满。我生在了90年代,一直觉得生错了年代。如果说现在的淳朴是奢侈的,是用反社会价值观获得的,我觉得就算多艰难应该也要保持一颗远离尘世的心。)

叔本华认为个人意志要抵抗普遍意志是徒劳的。
PS:(我始终认为这句话有点偏颇。因为你要考虑抵抗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是要改变这个普遍意志,或者让普遍意志去承认你的个人意志的话,肯定是徒劳。但是抵制的目的只是为求得内心平静安和,我觉得这种抵制就是积极的,是可劳的。似乎有志青年开来,这是逃避的借口。但是我认为,忙=心亡。要使得自己的心活着,只能这样避世吧,至少在心态上。)

伊壁鸠鲁:不要让快乐激动去骚扰灵魂,而是让快乐使灵魂得到宁静和平和。最后,不要追求通常意义上的快乐,而是要努力追求心如止水的境界——即恬静、超然、心灵的和谐。
PS:看到这句话,有无一种很宁静的感觉,我觉得他在轻轻地诉说着一种宁静,让人们从匆忙的脚步中停下来,看沿途的风景,那是曾经忽略了的风景。

人类的心智如果对物质进行思考,就必须依事物的规律进行,因而是受其限制的。但如果对精神本身进行思考,那就好像蜘蛛织织网,可以绵绵不绝地开口即出,织出一大堆过时的知识,其线条的精致和匠心独具固然令人赞叹,但缺乏实质或毫无用处。
PS:这句话是抨击当时的经院哲学,此时的哲学为宗教而服务。他的意思指的是,欧洲的理智,早晚都要冲出宗教的束缚。

随着知识的增长,人们的恐惧减少了,人们不再去崇拜未知的东西,而更多的是渴望征服它们。
PS:我想这句话可以用到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其实两者应该是和谐相处,但是我内心还是十分敬畏它。但你知道,人们的欲望不适合这句话,因为时候未到,他们像蠢蠢欲动的青年,渴望一切。如果未在较量中惨败,他们仍会继续侵略。

因为天才是一个顶峰,要靠家族才能的不断堆砌方可形成,而其后的子孙们又渐渐地降为平常之人。真正早就培根的伟大的,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那时是近代史上最强大国家的最伟大的时代。
PS:其实天才或者成就的背后,需要力量的支持和适宜的时代。这句话挺心酸的,对于大部分被历史遗忘的人们,未知就是一种心酸。

感激之情要靠期待去培养。
PS:人,就是一种可恨的动物。

培根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世俗哲学,充满着普通人的理智,例子:
一个人既没有必要禁绝欲望,也没有必要放纵欲望,这样他便不会被欲望困扰。
他建议世人要把欺瞒和坦诚结合一起,随机应变,就像合金能使较软的金属经久耐用。
在人生的剧场里,只有上帝和天使才是观众。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行动起来。学习要导向行动的知识。)
书中的作者是这样评价培根的,他 人性的坦诚的分析家,他的理论深入每一个心灵。(成功哲学,他是政治家,明白了吧?哈哈)
因为深入地了解人性,对于友谊和爱情,他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永久的怀疑。
他说,你可以考察一下那些伟大而有价值的人物,他们几乎没有一个因为爱情而达到疯狂的程度,可见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事业都要远离这种脆弱的感情。
世间的友谊,在地位相当的人之间尤其罕见,它常常是被夸大了的。只有地位不同的人之间才容易产生友谊,他们的命运相互包容。

PS: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挖地让人心寒。真实地让人无可奈何。

只有哲学,才能给一个哪怕是动荡不安、多灾多难的生活带来大彻大悟的庄严和安宁。学识能够征服或减轻对死亡的逆境或恐惧。
他接着引用维吉尔的诗句:
幸福的人呀,他了解万物的起因,
将一切恐惧和无情的命运,
还有贪婪的地狱里的纷争,踩在脚下。
PS:哲学的最好果实,或许是让我们抛弃工业环境不断灌输给我们的贪婪意识,哲学引导我们去首先去寻求心灵的财富,其余的东西或者会自动到来,或者并无需求。


知无尽生有涯,这是所有伟人的悲剧。
歌德说: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年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则属于他自己。(这句话相当地深刻)


培根在遗嘱中留下了这句话:
我把灵魂遗赠给上帝,把躯体留给泥土,把名字留给后代和异国后代的人们。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12 22:47:48
第三章是讲到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其实他研究哲学是利用在政治生涯的闲余时间进行的。他曾经挣扎过从事哲学还是政治,但遗憾的是他一直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政治事业上。真正全部心思放在哲学上应该在去世的前五年。
但是仅仅这平静的五年,他出版了起码三本著作。那当然,在他更早的时候也出版了像《新工具》,这是他的代表之作,读哲学专业的学生必读之书。
这本书里,最出名的就是一个理论,名为四假象说。
这本书里翻译的是四偶像说,我认为翻译得太烂了。无语ing。。。
培根之所以提出“四假象说”,这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和环境是分不开的。他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博学多才、精明能干,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掌玺大臣;母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精通几国语言,曾将不少拉丁文名著翻译成英文。培根的父母十分崇尚教育,他们家的餐厅壁炉上面长年悬挂着“教育使人进步”的条幅。培根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培根从小酷爱学习,喜欢思考问题,常常独自一人躲在僻静的角落里埋头苦读。十三岁时,父亲送他到剑桥大学读书。当时的剑桥大学虽说是欧洲的一流大学,但当时却被“经院哲学”(一种为神学辩护的哲学,专门论证宗教教条的正确)统治着。学校里充斥着神学的争辩,思想僵化,方法老套。培根对这种现状很不满意,立志要用新的知识和思想来改变这种现状。1620年,培根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新工具》一书,在这本书里,培根明确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认为,只有掌握科学知识,才能改造和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他还提出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强调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才能最终获得知识。由此,培根被人们认为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为了消除当时人们思想上的各种迷信、僵化和偏见,培根提出了“四假象说”。

一天,国王召见培根。他问培根:“培根先生,听说您最近总结出了人生的四种‘假象’,我很想听听你的见解。”

于是,培根详细地向国王介绍了自己总结的影响人们认识的四种“假象”:

一是“种族假象”:即由于人的本性而产生的错误看法。培根认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从主观出发,把个人的“意志和感情灌输”在对事物的认识中,并把它们强加于客观世界,从而歪曲了事物的真象。这种主观意识往往和一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所以培根才把它和种族联系起来。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局限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狭隘立场出发来看问题,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如果不摘下这个“有色眼镜”,就根本无法认识到事物的真相。

二是“洞穴假象”:即因为个人偏见而形成的片面看法。培根认为,不同的人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会产生各不相同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为每个人都坐在他所特有的“洞穴”之中,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因为受到狭窄天地的限制,常常会“一叶障目,不识泰山”,从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

三是“市场假象”:即由语言滥用而引起的认识和思想混乱。培根指出,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语义(概念)含混不清,从而招致认识错误。他认为这种认识错误有两种:一是本来有些东西明明不存在,人们偏偏造出一些词汇(名称)来虚构其存在,使人的认识发生错觉和混乱,如“神”“上帝”等;另一种是人们交往中使用的有些语词,意义不明确、模棱两可,从而导致人们认识的偏差。

四是“剧场假象”:即因为盲目迷信权威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培根认为,由于人们盲目迷信权威和教条,以及盲目崇拜历史上和现存的种种“哲学体系”,因而常常使思想受到束缚,认识出现僵化。这种因“逢场作戏”而形成的教条主义认识就叫“剧场假象”。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9 20:55:52
他是有史以来单独创立辉煌的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的第一人,很难想象再有第二个思想家能像他那样对人类启蒙做出这么大的贡献。
哲学类,科学类的,自然学科类的,我认为他真的不愧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不过也难怪,当时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帝赞助他大约四百万美金的科研经费,这是这些研究的基础。
这本书是这样介绍他的:
他身上缺乏柏拉图那种改革的热真,那种对人类怒其不争的爱,因此,这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才会贬低他的同胞。他缺乏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奔放的独创精神,飘逸的想象幻想。然而,读过柏拉图之后再与亚里士多德的那种怀疑一切的沉静相比,我们就会觉得还是从后者那里得到的裨益要大些。

从笔者的这段介绍里,可以看出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赞美只是赞誉怀疑的学术态度和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出发,然而对于他的行文风格,他是这样形容的:过于中庸,冷感,毫无光泽、完全古板僵化。而形容柏拉图则用热情,激情,积极向上,飘逸,幻想等。
作为美国籍的作者,你可以看出明显的民族阅读习惯,因为他多次提及惠特曼的《草叶集》,他是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看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一个中国人来写,至少他应该会和我一样会十分赞成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书中摘取的部分只不过不痛不痒的理论,其实没有多大地显示出亚里士多德的才华。至少我认为这部分带有严重的个人色彩,后边的评论大多都是批评。就连他的逝世也突出描写,服用大量毒胡萝卜汁自杀。

摘抄书中的句子: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倾心于客观现实。
亚里士多德主张返回事物,去观照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现实,他对具体的个别,对血肉之躯的个人,怀有非同寻常的感情。而柏拉图则非常喜欢普遍,以至于在他的理想国里通过牺牲个人幸福来创造一个完美的国家。(哈哈,像不像天朝?)
亚的关键词是:大自然,现实,具体,个别,个人。柏:整体,普遍,国家。
凡是没有斗争的地方必定出现衰败没落:“混合物不搅动必然分解消散。”在这变化,斗争和选择的过程,只有一样东西是永恒的,那就是规律。
规律对于万事万物都同样对待,既不是神的创造也不是人的作为。然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始终如一。(其实我不知道他这句话对不对,我认为现在的社会规律变化太快了。而且这个规律他没有做限定和说明,讲的是社会规律还是自然规律呢?如果自然规律,那么这句话毫无疑问成立。)
人的灵魂则是理智与思维的力量之和。
我们选择幸福是为了幸福本身,而不是为了别的东西,有时我们之所以选择荣誉,快乐,智慧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相信通过它们我们能够获得幸福。
美德或者优点,全部依赖于明确的判断,自我控制,欲望的协调,手段的巧妙。
幸福必然是理智之乐,而且只有来自对真理的追求而获得的幸福才真实可信。
一件东西的主人越多,它受到的照顾越少。每个人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而非公众利益。(很多时候考虑政治学的时候,都把公众看作是本性恶的一群人,愚昧无知,自私自利的,不过我也相信这就是人的本性。集一切优点于一身的不是公众,那是圣人。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开始,公众舆论是任人摆布的,不可靠的,令人失望的。)
奴隶是有生命的工具,而工具是无生命的奴隶。
如果一个人仅有很少根据,那么他是很容易作出决定的。
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多数国家的最佳宪法,什么是多数人民的最佳生活。不要制定普通人民不能得到的优异标准,不要进行自然环境无法满足的教育体制,也不要追求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国家;而是一定要记住:生活必须是绝大多数人能够共享的生活,政治体制必须是一般国家均可实行的政治体制。(这句话我尤其深刻,因为这些理论都是贴近生活现实的,可实现的,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对比起来,亚里士多德实在多了。)

我认为最后,课外还是要读亚里士多德的书籍,因为作者的视野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摇摆、左右了我们的自由选择观点和态度。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8 13:47:01
亚里士多德心中的卓越之人

他不会无端地冒风险,因为他在世上关心的事情很少,但在关键时刻他也会自觉地牺牲生命——因为在某些条件下,他深知不值得苟且偷生。他乐于助人,虽然他不乐意受人服侍。赐人恩惠显得高人一等,受人恩惠表明低人一头。
他不喜欢在大众面前照耀,他爱憎分明,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他对世人俗世,一律轻视
他从不热烈地赞美什么,因为在他眼中根本没有什么东西称得上伟大,除了朋友,他决不去奉承别人,因为那是奴仆的特征。
他从来没有起过恶念,受了伤害从不放在心上,他不喜欢高谈阔论,自己受夸奖,别人遭指责都与他无关。
他从不背后议论别人,甚至不说敌人的坏话,除非是当着他们的面。他举止沉稳,语音低沉,言辞很注意分寸,从不匆促慌张,因为他所关心的事情只是很少件。他从不激动,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尖叫的叫喊、匆匆的脚步,都是心神不安或无神的表现。
读人生的意外与不测,他坦然而又照样成竹在胸地调兵遣将。(这里的胸地我也不太懂。)
他以自己为挚友,所以喜爱静处自娱。无德无能之人是他自己最坏的敌人。所以,独处时便会惶恐不安六神无主。

PS:自我体会
看后会有很多的体会,至少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一种信仰和原则。
在现代社会,有些已经过时,但有些却令我们深思,因为丢失了很久了。
对于我而言,我认为亚里士多德还是一位谦卑之人,时刻提醒自己,或许他也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喜爱独处其实就是为了读懂自己,也就是苏格拉底常说的,人要认识自己。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7 15:52:27
柏拉图和《理想国》
《西方哲学故事》这本书大概就是简述某一时期的某位哲学家的主要理论和著作
第一位介绍的哲学家就是柏拉图和《理想国》
总得而言,一下的介绍是通过本人关注的论点和本书的评论结合而述。课外补充的知识希望大家自己另外找时间做。
其中我最喜欢柏拉图的一句名言是:做人的意义莫过于向往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并至少让它的一部分变成现实。

评论中说柏拉图的整个理想国的主要理论体现在:共产制度。它将人们投入令人难以忍受的密切联系和接触之中,不给隐私生活和个性发展留下丝毫余地,另外,它还假设人人都具有知识少数圣人才具备的耐心与合作的美德。
他说过在这些政治问题的背后,存在着人的本性问题。但是我觉得他忽略了很多人的本能和本性,一些必然的“欲望”。就像“把十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全部送到乡下去,把所有的儿童都掌握在我们手里,这样他们iu不会受父母不良习惯的浸染。”不可否认,这里他没有考虑到儿童是需要父母的爱的。
至于女人的母性的本能,它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是浓浓的厚厚的爱!

对于淘汰者,柏拉图认为要想尽办法地说服那些被淘汰者温雅平和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因为要防止这大部分的人抄起家伙来捣乱。于是宗教和信仰就成了我们仅有的救星:我们只要告诉这些年轻人,这一切神的旨意,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就是流干所有的眼泪也抹不掉神旨中的一个字。(这个像不像愚民教育?)
一切的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建立强大的国家,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那么子臣子民已经成了工具。
但是你所知道柏拉图的选举精英手段是公平公等的,因为它打破了裙带关系和垄断机会。就是任何人只要凭着实力就可以拥有同样的机会,择优而录。这是先进社会所渴望的吧!
(柏拉图十分出色的概念学说已经在写作思考1中提及,我的日记里。)

保卫者集立法权,行政和司法于一身,在情况变化无常的时候,甚至法律也不能束缚他们。保卫者的统治应该是随机、灵活通变的,并且不因守陈规陋习。
这里可以知道,当时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处死就是因为坚守法律,他这里的规定留了一个口子。
不过很早的孟德斯鸠已经提出了三权分立理论,证明这一理论的不可实行性。(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保卫者不能拥有私有财产,不允许拥有家室。这里提到的共产主义不仅是共产,而且是共妻。但是他不明白没有多少个保卫者可以容忍自己的女人受到他们的占有,说明一点这个理论不适合适用于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只有圣人才可以达到这个境界。

未经许可的婚配出世的婴儿或先天畸形的婴儿都必须扔掉,让他们死去。在规定的生育年龄后,男女可以自由交媾,但要是怀孕了必须堕胎。这里不仅扼杀了人生的权利,而且还扼杀了人的自由生育权,赤裸裸的一种“优生统治”。这里的交配要按照男女的优劣来进行,优秀男与优秀女,劣等男与劣等女……

其实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很多苏格拉底的痕迹,譬如说他十分注重教育,婴儿一生下来就全部不按人的等级二进行统一平等的教育,而且教育的定制十分严格,一般按照学科(音乐,哲学,学术,天文)和体育锻炼。其实这里也带有很明显的时代痕迹,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而言,身体根本就是革命的本钱啊!苏格拉底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柏拉图注重统治者是哲学王,哲学王的条件有很多,主要是哲学理论和个人克制,总而言之,这个是精英中的精英。因为当时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就这样,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就死在了这些白痴的统治者的命令之下,而一群没文化没知识的公民公投之中。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5 23:08:41
苏格拉底部分已经介绍完了,基本上是按照百度百科上的理解,因为这本书没有记载苏格拉底的内容,我只能从其他的方面去了解,毕竟你要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一定要读苏格拉底的,因为他们被誉为希腊三贤。而且苏格拉底在哲学史上的泰斗啊。
具体的我不能去评价他,毕竟我纯属是一个业余的读者。
下一个部分就是柏拉图和《理想国》。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5 23:06:05
 相关书籍,因为本人也没看过,不过基本上网上都有电子版下载,大家感兴趣的都可以免费下载来看看。
《苏格拉底这样思考:通向幸福生活的16种方式》
  《苏格拉底传》
  《与大师相遇——真理的追求者》
  《回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审判》
  《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对话》
  《苏格拉底的困惑》
  《苏格拉底之道》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
  《苏格拉底之死》
  《谈话录》
  《理想国》
  《蝉》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5 22:37:45
苏格拉底语录,来自百度百科
人物语录

  一位医生跑来询问苏格拉底,说他吃任何东西都淡而无味。苏格拉底说:“你只需停止饮食就行了。”
  苏格拉底被处死前,朋友悲伤地说:“我亲爱的苏格拉底,我是多么不希望你被如此不公正地处死啊!”苏格拉底平静地说:“朋友,难道你希望看到我被公正地处死吗?”
  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上好还是死了好,只有神知道答案。
  无知即罪恶。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识,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认识你自己。 
  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
  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美是难的。
  德行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无知即罪恶。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 或: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
  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
  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同样,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1]
[发帖际遇]: ssunflower 积极发帖,奖励 9 热情. 幸运榜 / 衰神榜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5 22:22:23
新歌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摘自《环球时报》
ssunflower 发表于 2012.8.5 22:20:15
麦穗
  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Min 发表于 2012.8.5 21:22:48
哲学家懒得无可救药的疯子。
使用帮助
1.发帖导航 2.帮助文档 3.账号密码 4.广告业务 5.社团合作 6.联系我们 举报 | 报错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
Archiver
举报

Copyright © 湛师人论坛 zhanshiren.com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粤ICP备09028485号

Powered by Discuz! X3.1 ©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2 15: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