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精英的本科教育是通才教育,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优越的环境扩展视野、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研究院才是专业教育的场所!”
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当今的大学太功利,从老师到学生,每一个人都想着“什么才是有用的”“什么才是值得去学的”。当然,这种思想相对于沉迷与网络、日渐堕落的人来说还是非常上进的,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以这种“有志气、有上进心”的想法而感到自豪。为了我们心目中的“远大前程”,我们对大学里丰富的教育资源精挑细选,选出了自认为“有用”的东西。可当我们出到社会,面对着一个个熟悉而陌生的工作岗位时,才发现,所谓的“有用”其实并没什么用!
就说我自己吧,一入学,我就立志要当一名好老师,于是把大部分的精力聚焦到了如何备课、如何写教案、如何进行教育……等等“有用”的方面。而当我信心满满地提起笔尝试着写出一份完美的教案时,却悲哀地发现我根本无从下手!
幸运的是,一则消息在此时与我相遇:美国企业总裁中拿MBA的人确实不少,但在本科时就读企业管理的人却不多。相反,许多人本科读的是文学、历史、艺术、中世纪研究等“无用”专业。甚至有大老板亲自劝自己日后准备经商的孩子们在本科中放弃企业管理,改学文史……。我对企业管理并不了解,也不敢妄加评论,但我突然明白,学教育也应该如此。
看过不少教育类书籍,几乎每一个作者都在呼吁“教师要提高文化素养,增加文化底蕴。”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泛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能手……”这一来,我写教案时无从下笔的原因也就不严而喻了。作为一个教师,仅靠一张文凭,一套教材是绝不可能打造出一堂好课的。没有广博的知识,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有怎能说出铿锵有力,直抵学生心灵的话语?
华罗庚说过:“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与雄心壮志、力争上游并不矛盾。不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就无法攻尖端、攀高峰。有时表面上看好像是爬上去了,但实际底子是空的。”现代社会中,人心日益浮躁,正如我一般,基础尚未打好,就妄想一步登天,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相比之下,大学仍然是个修养身心的宝地。作为大学生,我们是幸福的,没有功名利禄的牵绊,没有婚姻家庭的负担,我们大可平心静气地坐在图书馆里,尽情地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思想冲击;或是抛开世俗的功名利禄,专心地干你最喜欢的事情。
“大学教育的根本,就是这种心灵的自由。如果你老盯着什么是‘热门’,盘算着什么‘有用’,你的心灵就好像一个总盯着老板的脸色的雇员一样唯唯诺诺。大学要培养的就是一个能主宰你生命的心灵”——薛涌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点!
Copyright © 湛师人论坛 zhanshiren.com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粤ICP备0902848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1 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