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晨起有雨,遂无心外出。随手翻阅书架,偶见一本高考真题,忽忆去年临别时师姐所赠。谆谆寄语,仍留心间。奈何遇人不淑,被余弃之一角良久。把玩一番,突感兴趣盎然。遂寻觅余高考年份之试题,小试一番。 前八道选择题,很快做完,信心满满的一对答案,对错各半。心有不甘,遂另做一份。毕完,结果如前。心大惊。经过快四年的大学学习,所得结果竟远远不及高三时之水平。是我在大学四年里完全没有用功以至于根本没有进步,还乃至于大大倒退了?但这又是不符。我想还是社会上早就有的定论反倒真的是说出了实话,那就是现在的我早就没有了高中时被书山题海,以及没日没夜的考试所训练出来的答题和考试思维。只是这样的结果真的出现在自己身上时,仍然是心有余悸。
遂无心再做,但也愿意翻翻看其中的阅读。恰巧翻到一篇名为《面包》的小说,作者名为沃尔夫冈• 博歇尔特(西德废都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一看,深觉其好。再看其前后题目,颇感眼熟。心疑之,再翻回前页一看,竟真的就是我当年高考时的那份试题,2010年,广东。这使我想起了当年高考时,我的确是没有看过这篇小说,完完全全,一丁点都没有。因为那年广东的高考要求是这样的:后面的两篇阅读,其一是小说或散文,另一是说明性文章。只需二选一即可。在高二开始吧,我就已经被老师训练得只要一拿到试卷,都不用看也不用考虑,就直接选做说明文。老师的理由是:选作前一篇不容易得高分。所以,在两年的训练和强势思维的影响下,我也从来没有过犹豫。可是,现在,我看到了这篇小说,再看当年我毫不犹豫选做的那篇说明文《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我真的疑惑了。我竟取糟粕而弃精华,但当时的我又是那么的心甘情愿。放现在来说,你就是叫我看十篇小说,我也不会看一篇这样的说明文。
用一句很煽情很烂俗的话来说,就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中。不是为了之前,而是为了未来。只因,在高三时的我就已确定,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后,我最终也会走上语文教学的讲堂。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现在都不喜欢父母对我们所做的一切,但当我们也当了父母时,我们也会用我们曾经憎恨这一套的来对待我们的孩子。当我看到时,我觉得很精辟,同时也感到厚厚的悲哀,为着已经渗到骨子里去的深深的不自觉和无意识。当我们自身深受其害时,我们会反抗。但当我们脱离了这种直面的伤害时,我们立刻就用它来对待其他人,甚至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一代接一代的集体无意识,导致了一代接一代的停滞不前和悲哀。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毕业后有可能进入教师队伍中成为其中一员的人,我明白其中的事情,很复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很直白,一点儿也不复杂,“分数”二字即可。可是,面对一如当时自己的学子,我又要用这样的方式站在三尺讲台上······我意识到了,但又无余力。心纵使有千万不愿,但可能也只能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我只能身陷这深深的萧瑟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