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一直以来我都自以为是一个落伍者,不会站在时代潮流的前端,也不想这样做。我不想在这方面下工夫,我觉得这些所谓时代的东西不值得我去注意(有点极端了)。我把目光投向往贤先哲的思想,我也一如你这般喜欢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并且希望能在自己身上体现出一种远古的遗风,如魏晋的风骨,名士的风流,有时沐浴风雨,在山水中放浪形骸。
如果基督徒认为《圣经》有一切问题的答案,那么,我认为一切人生必须直面的问题能在先贤的思想里找到启示。虽说真理是有条件的,但这些传承下来的学问不会过时,只是需要我们以新的眼光去发现它们的价值。
我也在寻找自己的路,你将目光主要放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找到二法:一为达;二为悟。达者,古老的传统里一直要求我们“学而优则仕”,这也是为封建统治所做的思想准备吧,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是如此。我也不喜欢这条路。
悟者,古人“一日三省吾身”,其实这也是悟的其中一个方面吧。“悟”,我得有点虚。“悟”实则也是为了个人思想进一步发展,直至“圣人”那样完美,成为众人的典范。正如你说的,古往今来,没有多少人悟透了。“悟透”是一种什么境界?要像释迦牟尼成佛?虽然知道不一定会达到什么程度,但无疑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我们一直在探索着自己的路,尽管我们几乎是注定是走不理想的终点,注定是要死在梦想的路途中。
有看过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吗?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做一个死在追寻心中理想的过程中,还是选择做一个知道真相后无望落魄的悲情人?“千弦断,天眼开”,弹断一千根弦,以断弦为药引可治好瞎了的眼的梦苦持几十年一朝破灭。在此我想说的,人生的追求到最后可能都是虚幻的,无论梦想是什么都无关紧要。我宁愿一直都在朝着它走去,反正人生就是不断的角逐,完成一个个梦再重新走上新的追求之路和一直为完成一个梦想而努力其实是一样,最后都是死在追求中,我希望的就是这种状态,永不停息。正如“悟”,纵使不能完成“悟透”达到“完美”,也要一直走向这个目标,以真正成为我,成为人。
正如你说的《浮士德》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活法,给我们参考借鉴。很多名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告诉人们,又或者只是想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荒谬。马克思虽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在一个社会的洪流下,个人的命运几乎是悲剧的,不为自己所控的。巴金通过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告诉我们要抗争,我们注定了只能在陪葬品和牺牲品之中选择一个。
我不是社会主义者,或者说我是个人本主义者,以人为本,我对教育学中的“以社会为本”的说辞嗤之以鼻。我是个个人主义,当然了,如能做到范仲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然更好。我更注重的是个人的修养,有着对自己的要求,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自由。当然了,我也很喜欢新加坡的街道,韩国人或日本的教养。如果我们中国也能这样,多好。可以这样也有其不好的地方,比如新加坡律法较严,日本等级较明显,限制更多。
至于公众如何做,如何统筹提高这些方面的宏观的改变我没有高见。我只能说,也如你说的,做好自身,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你说的那些问题就不是问题。虽然如何让每个人都做好自己本身就是最艰深的问题。
我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那些高尚的教书育人那一套,而在于育已,发展教育自己,即“悟”。所谓教书育人只不过是育已的同时顺便开启邻里的愚蒙,不只只是自己手上的花朵。
Copyright © 湛师人论坛 zhanshiren.com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粤ICP备0902848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Comsenz Inc. GMT+8, 2025.1.21 08:47